查看原文
其他

为什么会有人担心鲍勃·迪伦拒领诺奖?

2016-10-15 书评君 新京报书评周刊

微信ID:ibookreview

『阅读需要主张』

毫无疑问,被鲍勃·迪伦“轰炸”了一天多。哦,不,是被关于鲍勃·迪伦的报道和文章“轰炸”了一天多。忙了一天两夜头晕智障的书评君依然知道,迪伦本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啊。
从“竟然”是鲍勃·迪伦获奖,到“实至名归”、“颁给灵魂”、“是诺奖更需要鲍勃·迪伦”……诺贝尔文学奖公布后的24小时,永远很热闹,不无争议,却见证着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作家瞬间为众人所知、并迅速被经典化的过程。
但鲍勃·迪伦又可能不一样。一天过去,人们竟又开始猜测:他会去领奖吗?他会在颁奖礼上发表怎样的“奇谈怪论”?又或者,他有没有可能拒领诺奖?(想想就让人更兴奋了起来……)
这些猜测和议论是有道理的。看,这位新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出现在了拉斯维加斯的表演现场,然而根本没有提及获奖之事,“酷得像根黄瓜”。
嗯,听不到迪伦的“感言”,我们还是可以听一听众声喧哗。


很想知道,鲍勃·迪伦自己有没有想到过会得诺贝尔文学奖。
如今,76岁的他在干什么呢?我们知道,2011年,70岁的时候他来到上海、北京开演唱会,那么多中外四五十开外、曾经的嬉皮衣冠楚楚地赶去听。按照费翔的说法,他这么老了,还在酒吧里演唱,就像他二十岁的时候从老家希宾前往纽约时一样。
2011年,鲍勃·迪伦的北京演唱会

鲍勃·迪伦,这个在漫长的历史中变得如此熟稔实际却又陌生的名字,我和很多人一样,在他得奖后恶补着关于他的一切。看着他的黑白相片,从反抗、叛逆、嬉皮的少年到平静、安详、依然不羁的老人,我们就会明白诺贝尔奖作为终身成就奖的意义:一方面她关注你过往的贡献和最近的成就,另一方面,她暗暗注意你如何面对自我,如何在人生中左冲右突,如何应付虚无感,如何坚持,如何重生——后者正表现了你和文学的关系到底是什么。


因此,村上又没有获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,因为诺贝尔奖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。
我愿意想象,鲍勃·迪伦是在酒吧的唱歌间隙得知获奖消息的;正如他在自传《编年史》中说的,“我从来都是我自己。”他表演、他唱歌、他写作、他画画,只是做他想做的;他遭遇车祸、遭遇创作灵感的消退,他改变、重生、被人赶下台……他只负责专注、同样艰难地做自己,诺奖是对这一切的肯定。
从年轻到年老的鲍勃·迪伦

诺奖不是他的目标,否则他不会在70岁的时候还进行着“永不结束的巡演”;诺奖只是他有生之年飞来横奖,尽管他早早被提名。他拒绝标签,反抗别人称他为“反抗歌手”,追求彻底的独立和自由,不依傍任何派别、外在的潮流和声名,肯定不会把诺奖放在心上。
不用那么急功近利,否则有可能忘了最想做的事、最想做的自己,人生无异于买椟还珠,这是鲍勃·迪伦获奖给我们的启示。



听,质疑的声音

2016年10月13日,瑞典学院授予鲍勃·迪伦诺贝尔文学奖,表彰其“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”。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授予一位歌手/歌词作者。尽管瑞典学院的秘书莎拉·丹纽尔(Sara Danius)用“荷马和萨福写诗也是拿来唱的”,来解释迪伦的获奖。在很多读者心中,一个问题还是挥之不去:如瑞典学院所说,迪伦“是一个时代的标志,他对当代音乐的影响是深刻的”,毋庸置疑他是个伟大的歌手;可是他所写的,是不是好的文学?以文学的标准来衡量,他的小说《塔兰图拉》(Tarantula,又译《毒蜘蛛》)能不能作为他获得诺奖的依据?——迪伦迷们常常对《塔兰图拉》的第一段了然于胸,可是几乎没有人读到最后一段。
鲍勃·迪伦写于1966年的小说《塔兰图拉》

消息公布之后,质疑的声音很广泛,从作家、学者到普通读者。黎巴嫩裔美籍小说家Rabih Alameddine毫不讳言他的不满:“把诺贝尔文学奖给鲍勃·迪伦,就和1953年把该奖授予丘吉尔一样愚蠢。”“嗯,如果他们一定想把这个奖发给一个诗人的话,应该发给一位真正的诗人,而我确定迪伦是个写歌词的。”
苏格兰作家欧文·威尔许表示:“尽管我是迪伦的粉丝,但这个奖着实考虑欠妥。要是你是个‘音乐’迷,那么你应该去查查词典。要是你热衷于‘文学’,那么应该学会对比和比照。”
10月13日,诺贝尔奖官网上鲍勃·迪伦获奖的页面

美国《大西洋月刊》在诺奖公布后即发文称:“诺贝尔奖的评委们本来有机会重新定义‘文学’,将有巨大影响力和相对年轻的艺术形式——流行音乐囊括其中。然而似乎他们并没有这么做。迪伦得奖的原因是他写下的文字,而非写下的歌曲,这让他在其事业的主要成就之外赢得了过多赞誉。今天的奖的言外之意就是,迪伦主职之外的副产品和那些以写作为生的人的作品,比如村上春树、菲利普·罗斯、阿多尼斯、恩古吉·瓦·提昂戈等等一样好,或更优秀。”质疑诺奖的可信度。
这样的声音主要集中在迪伦的文学创作之于音乐成就的薄弱,以及维护文学的纯度及边界的重要性。



  迪伦还是济慈?

莎拉·丹纽尔女士面对更多潜在的质疑,建议不太熟悉迪伦、又想了解他的人从他1966年的专辑Blonde on Blonde 开始听起,她说“这是迪伦卓越的节奏韵律的典范,而且融合了节制和绘画般的思维。”
鲍勃·迪伦早年画作

实际上,早在20多年前,就有类似的讨论:“迪伦和济慈谁的诗更好?”或者说,“迪伦比济慈还好吗?”这个争论从那时起一直绵延不断,特别是在迪伦发现他又得到一个荣誉博士的学位的时候。
是迪伦还是济慈,某种程度上表达了我们今天的疑问:迪伦的歌词值得作为文学来讨论吗?它可以在文学史上被经典化吗?


2001年,英国的桂冠诗人(1999-2009)、济慈研究者安德鲁(Andrew Motion)认为,“迪伦和济慈的不同显而易见,济慈不弹吉他,也不为音乐而写作(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文字是独立的,而迪伦的不是);而迪伦没有写过连篇累牍的叙事长诗”;“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我觉得这是个虚假的二分法,这本不是非此即彼的,他们各自有卓越且独特的东西去表达,不好说谁比谁更伟大。”
前剑桥大学教授,现任职于波士顿大学的著名诗歌评论家克里斯托弗·瑞克斯(Christopher Bruce Ricks)被认为是这场“迪伦还是济慈”讨论的背后主脑。他是迪伦的热情追捧者。“迪伦还是济慈”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他2005年出版的著作《迪伦的原罪观》一书所讨论的背景和潜在的声音。

《迪伦的原罪观》作者:[美]克里斯托弗·瑞克斯

瑞克斯在书中像传统的文学批评审视济慈的诗那样,逐行审视迪伦的诗(歌词),极尽细读(close reading)之能事。他以“七宗罪”(还包括美德、恩典)为主线研究迪伦的诗歌,比如他认为“愤怒”是迪伦创作的主要动力。书中随时把迪伦和济慈、丁尼生、克里斯托弗·马洛等人比较,指出迪伦与他们诗作的联系,迪伦在诗歌谱系中的位置。
然而瑞克斯的巨著并没有完全得到迪伦迷的喜爱,有人抱怨他的书中充斥着太多知识,阅读后得到的却有限,以及他的书聚焦在文本上,而忽略了迪伦作为艺术家40年的发展。

英国《卫报》发文称:


“从本质上说,鲍勃·迪伦的作品,文字和音乐是不可分离的。例如,1965年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《没事儿,妈妈(我不过是在流血)》:‘传教士对邪恶的命运布道/教师给恭候已久的知识讲课/能通往那些盛满百元大钞的盘子/美德隐藏于它的大门之后/但就算是美国总统/有时也必须得赤身裸体站着。’或是1966年的《乔安娜的幻象》中的那句:‘这不就像是一个捣乱的夜晚,当你试图安静下来?我们坐在这儿,陷入困境,虽然我们极力否认。’抑或是1968年《沿着瞭望塔》:‘远处一只野猫发出了不详的叫声,两个骑马的人渐渐走近,四周狂风呼啸。’不管是哪一段,当你默念这些字句的时候,你会听见他的嗓音,他的声线,他的音乐。”


文中特别提到迪伦在1986年创作的长达11分钟的《布朗斯维尔姑娘》中的一句“奇怪的是,患难与共的人之间的关系比无忧无虑的那些要紧密”,认为仅在一口气之内就能完成的句子,迪伦却可以写得这般引发共鸣、发人深省——这就是“鲍勃·迪伦的本事”。



 “迪伦的作品,对他的读者或观众而言,绝无始终如一的范式,道德说教上的花拳绣腿,或心灵鸡汤式的精神食粮,”前滚石乐队贝斯手比尔·怀曼在2013年《纽约时报》的专栏中写道。“他的抒情方式是独一无二的,他的关照和主题是永恒的,在任何时代,很少有诗人能比他的作品产生更大的影响。”


除了肯定迪伦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政治作用之外,支持者大多认为,文学起源自音乐,吟游诗人和口述文学的传统不可抛弃和忘却。
美国诗人雷克斯罗斯曾说:“是迪伦首次将诗歌与民谣相结合,在欧洲,自查理曼大帝时代就有游吟诗人首开口述文学之先河,而在美国却是由迪伦首创。是他首创将诗歌从常青藤学府大师们的垄断中解放出来,使其普及于广大民众之中。”同样,萨尔曼·拉什迪在推特上发布消息,称这是一个“伟大的选择”:“从俄耳普斯到法伊兹,歌曲和诗歌向来密不可分。迪伦就是这种吟游诗人传统的出色的继承者。” 从欧洲吟游诗人的口述文学传统,肯定迪伦的音乐与这一传统紧密相连。



迪伦自己怎么看?

1991年,当迪伦本人被问到,有人称他为“最伟大的活着的诗人”,他怎么看这个问题时,迪伦说:


“有时候,有个‘诗人’在我的身体里。但充分意识到这一点是个需要努力去做的事。诗人们不开车、不购物、不丢垃圾,不参加家长会……诗人甚至不打电话、甚至不和别人说话、诗人听别人说……总之,诗人通常知道他们为什么是诗人!这个世界并不需要那么多诗歌,我们已经有莎士比亚了。这个世界什么都不缺,要什么有什么,应有尽有。也许已经有人说过了吧?——电力(现代化)带来了一切,到处灯火辉煌;(也许不再需要诗人行吟、游走,传递文化和价值了)。诗人生活在大地上,以一种绅士般的方式;他们靠他们的符码生活,直到死亡打断这一切,比如沉入湖底或浴缸。诗人的结局都不大好。如果你想称一个人为诗人,那先看看济慈、看看吉姆·莫里斯,再去看看他,哪怕有人称他确实处于巅峰。”
鲍勃·迪伦近年画作《桥上的人》

去年,在格莱美奖的颁奖典礼上,被授予音乐关怀年度人物奖的鲍勃·迪伦说,自己“将使那些期待挫败作为自己全部的事业”。
“诗人”的桂冠对迪伦而言,不是荣耀,而是感伤和对这个世界的批判。至今,迪伦仍保持着这一贯“虚无”的底色——他那么专注地做自己,“虚无”注定要与他终身相伴;也许这正是他如此高龄还在进行“Never Ending Tour”(永无止境巡演)的原因。不管世人怎么看他,把何种荣誉、身份加诸于他,他最想做的,是收获当下的感觉和与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连接。
果然,最新消息表明,迪伦在拉斯维加斯的表演现场,根本不提及获奖之事,淡然之极,“酷得像根黄瓜”。
媒体上的报道,尽管有诸多粉丝到场守候,成为诺奖获得者之后首次亮相的鲍勃·迪伦完全没有提及此事。


哦。所以,他最终会对这一“飞来横奖”说什么吗?猜不到。但这就是鲍勃·迪伦。




本文为独家原创文章,图片来自网络。作者:书评君(们);编辑:小盐。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



扫一扫,赏给书评君一个可爱多?


直接点击 关键词 查看以往的精彩~


追风筝的人 | 钱理群 | 竹久梦二 | 南锣鼓巷 | 校园性骚扰 | 电影审查 | 篡改历史 | 空巢青年 | 抑郁症 | 键盘侠 | 长江漂流 | 荒木经惟 | 希尼 | 沈石溪 | 傅雷之死 | 年读经 | 《小别离》| 老舍之死 | 表情包 | 奥运 | 洗稿 | 郝景芳 | 严耕望 | 加缪 | 巴西 | 阿城 | 朋友圈 | 汤显祖 | 葛优躺 | 心灵鸡汤 | 帕慕克 | 龙榆生 |  一流大学 | 奥兹奥威尔 | 阿列克谢耶维奇国学 | 民国试卷 | 2015年度好书 |《斯通纳弟子规 | 小王子 | 《红楼梦》



点击图片

购买新京报书评周刊独家发售“大家小书”系列丛书~~

或者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